詹姆斯·奈史密斯
1891年12月初,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后来的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体育老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时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享年78岁。
他万万没想到,他创立的篮球项目会传播到200多个国家,而美国篮球至今仍享誉世界。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军引入欧洲的。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成就,在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堂——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 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任教。该校体育系主任路德·古利克委托他设计一款室内团体游戏,以落实冬季体育教学大纲。他受到当地儿童投桃篮游戏的启发(当地盛产桃子,家家户户都有桃篮),创造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个篮子钉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篮筐上缘距地面 3.04 米(约 10 码)。他用足球作为比赛工具,向篮筐投掷。将球投进篮筐得1分,根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篮入篮后,球员必须爬上梯子将球取出,然后重新开始比赛。后来竹筐逐渐改为活底铁筐,再改为铁箍下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篮球”。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和同事们反复讨论后决定将其命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一直被忽视。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它才得到应有的尊重。 75岁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的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飞往柏林的机票,而不负责他在柏林的酒店费和门票。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让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对他十分尊敬和钦佩。他不仅支付了他的酒店费用,还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所有参赛运动员介绍了篮球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所有比赛结束后,琼斯安排奈史密斯主持颁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特殊的奥运会奖牌,以表彰他对篮球发明的贡献。当一位德国小女孩向奈史密斯赠送月桂花环时,奈史密斯非常高兴,兴奋地将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去世。为了永远铭记这位篮球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一届男子世界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将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
直到1893年,近乎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网才形成。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于参赛人数、场地面积、比赛时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只是参与游戏的双方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时,双方球员均站在两条端线外。裁判吹响哨子,将球扔到球场中央。双方跑到场上抢球并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持球跑到篮下投篮。第一个达到预定分数的人获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游戏规则。主要规则是不允许带球跑动、不允许粗暴动作、不允许拳击。否则为犯规,连续犯规3次扣一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半场、下半场各15分钟;场地的大小也有规定。场上的球员人数逐渐减少到每队10人、9人、7人,并于1893年设定为每队5人。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举办了第一届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统一的全国篮球规则,并以多种语言出版并在世界各地发行。就这样,篮球逐渐传遍了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统一了世界篮球比赛规则。此后直至1948年的10多年时间里,规则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相关的重要变化是:得分将在中圈内跳球后,失分的球队将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方必须在10秒内将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入前场后不得返回后场;进攻方不得在“禁区”停留3秒;当投篮球员受到侵犯时,他会罚一球,罚丢两球等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届和第16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身高超过两米的人很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上的“禁区”(也称“3秒区”)。 );它还规定,球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射门。 1960年代初期,10秒左右和回球到后场的规则在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取消中场线并划出边线中点后暂时停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继续执行。 1977年又增加了一条规则,每队犯规10次后,防守犯规时要罚2次罚球,防守投篮时犯规2次则罚失1次,加罚1次。罚球。 1981年,10次犯规后的罚球规则减少为8次。显然,人员、技术的变化以及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变化,而规则的变化又促进了人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 ,以及战术。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规则的变化,对篮球比赛的攻防速度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意志力、风格等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快速提高。篮球技术水平。 ,女篮直到1976年第21届奥运会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于1896年左右由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随后又传入北京和上海的基督教青年会。 1910年全运会举办男子篮球表演赛后,篮球活动逐渐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学、中学开展。其中,天津、北京、上海发展较好、水平较高。那时,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在球场中央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中心圆。中锋跳球时,一只手必须放在背后的腰上,任何脚都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很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球就自己运球,越过防守者就射门。那时我只能运球直线前进。传球的方法是用一两只手在胸前传球。当我跑步时,我正在用单手低手上篮投篮。我站着的时候,无论远近,都是双手放在腹前射击。 1925年前后,五名攻防运动员的分工更加明确。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都是一对一的对抗,双方都专注于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就是只进攻、射门,不考虑后退;防守者的职责是只防守和拦截球,而不管射门。前锋和后卫很少跑遍全场,只有中锋要兼顾进攻和防守。后来逐渐改为两名后卫,一名助攻(移动后卫),一名留在后场(固定后卫)。两名前锋也改为一人留在前场专门偷袭和快攻,一人退到后场协防。 。技术运动也得到了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和高手投篮,站姿投篮出现了两只手在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手和双手传地,运球出现了两只手交替运球闪避防御和超越。向前防守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如果一名球员犯规次数达到 4 次,将被取消比赛资格。队长可以指定任意球员主罚点球。比赛时间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每次击球或罚球后,将一个跳球放置在中心圈以重新开始比赛。 1926年以后,中国篮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892年,篮球的发明者史密斯制定了18条简单的规则。篮球运动进入对抗性比赛阶段,比赛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执法仲裁者——裁判员——诞生了。
在国外,篮球裁判被称为“球裁判”,每场比赛有两名“球裁判”:第一和第二。建国前,我国称篮球裁判员为“指挥员”,每场篮球比赛只有一名“指挥员”。解放后改称裁判员,每场比赛设两名裁判员,一名主裁,一名副裁判员。
我国目前的篮球裁判员分为五个级别: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随着篮球比赛速度和强度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执行规则,一些国家开始尝试在每场比赛中设置前、中、后三名裁判员。
篮球运动的历史发展
1891年12月初,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后来的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体育老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他也是篮球运动的发明者。最初,奈史密斯将两个桃篮钉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缘距地面3.04米。足球被用作投篮得分的游戏工具,因为每次将球投进篮筐时,你都必须爬上梯子。球被取出,比赛重新开始。后来逐渐改进,把竹筐改为活底铁筐,然后在铁箍下挂网。到1893年,一个近乎现代化的篮球筐已经形成。
目前常规篮球筐的顶面应是水平的,距地面3.05米,距篮板两条垂直边的距离相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dymy.com/html/tiyuwenda/7921.html